推动更有担当的耐心资本形成,两部门:央企创投基金存续期最长15年

访客5个月前新闻资讯59

据国务院国资委网站12月2日消息,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政策措施,支持中央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其中,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存续期最长可到15年,较一般股权投资基金延长近一倍。

有投资界人士向《》记者表示,通过延长存续期,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可以作为标杆,吸引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科技创新领域的长期投资中来,长期资金配置与支持力度的增强将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创业和投资生态链,进一步带动科技创新产业的活跃与发展。

央企创投基金存续期最长15年,健全考核和尽职合规免责机制

为了长周期陪伴创新企业成长,推动国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此次政策明确提出,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以具备硬科技实力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为主要投资标的,长期支持陪伴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壮大,其存续期最长可到15年,较一般股权投资基金延长近一倍。

在扩大资金供给方面,也有一系列解决方案提出,政策措施提出支持中央企业围绕主责主业,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重要技术,发起设立概念验证基金、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适应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创新企业成长所需的创业投资基金;同时,支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等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母基金,发挥母子基金放大投资功能;此外,政策措施还提出,通过市场化方式积极吸引商业保险资金、社会保障基金共同参与,引领各类长期资本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开展有效投资,带动形成创业投资资本集群。

针对国资创业投资“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此次政策措施提出,健全符合国资央企特点的考核和尽职合规免责机制,建立以功能作用为重点的创业投资基金全生命周期考核机制,既要“算总账”,对整体投资组合开展长周期考核评价;还要“算大账”,考核评价以功能作用发挥为核心,兼顾效益回报等要素,不以单纯追求财务回报为目标。

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合理容忍正常投资风险,根据投资策略合理确定风险容忍度,设置容错率,重点投向种子期、初创期项目的基金,可设置较高容错率。在各类监督检查中,更加关注基金投资组合整体而非单个项目、关注功能作用和战略价值而非短期财务盈亏、关注未来长期发展趋势而非当前阶段性问题。

此外,政策措施指出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建立尽职合规免予问责机制。符合基金功能定位和投资策略的项目出现投资失败、未达预期或者探索性失误,相关人员依法合规、履行忠实义务和勤勉尽责义务、没有牟取非法利益的,可按照规定不予、免予问责。

延长存续期、发布尽职免责清单,更灵活宽松氛围正在形成

“今年以来,国资基金的容错与尽职免责机制广受关注,多地陆续出台了相关细则,希望为投资人提供更加灵活和宽松的环境,我们看到大家'不敢投'的顾虑正在不断消除,更愿意支持具有创新性的项目。”上海一位长期关注硬科技领域的投资人告诉记者,成熟的投资市场应该能够接受并合理对待投资风险与失败,从长远来看,容错与尽职免责机制的完善将不仅有助于培育积极的投资氛围,也会推动整个资本市场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记者注意到,近日,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中国创投委与LP投顾联合发布《2024年国有投资机构激励与尽职免责(容错)机制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受访机构中超六成(63.16%)建立尽职免责(容错)机制,其中近半数(48.87%)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更加宽松友好的风险包容氛围正在营造建立。

今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资本运营与收益管理局局长王海琳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曾透露,中央企业共管理了126只创投基金,认缴规模529亿元,已投资金额313亿元,主要投向了先进制造、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

“国资央企基金作为耐心资本的代表,其投资回报的压力相对较小,它们可以更加专注于支持国家战略性产业和关键技术的发展,我们曾建言设立存续期更长的基金,以支持长期技术发展。”北京一国资基金投资人告诉记者。

前述投资人表示,通过延长存续期,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可以作为标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科技创新领域的长期投资中来。众所周知,硬科技企业通常需要较长的技术研发周期和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长期资金配置与支持力度的增强将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创业和投资生态链,也将大幅提升市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信心,进一步带动科技创新产业的活跃与发展。

相关文章

A股分化格局下,中欧瑞博吴、仁桥资产夏俊杰、进化论资产王一平三大百亿私募发声!坚持牛市思维和牛市仓位

A股分化格局下,三大百亿私募发声!牛市思维、调仓窗口都有谈及经历一轮暴涨行情后,近期A股市场交投依然活跃,但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中小票受到市场热捧,权重股却表现低迷,甚至出现调整。近日,多家百亿私募...

超90只货基收益率破1.3%:行业总规模不降反增,今年净增1.7万亿

  今年以来,货币基金整体呈现稳健增长之态。近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2024年10月的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2024年10月末,国内公募基金的总规模为31.51万亿元,较9月末有所下降。其中...

抢占风口?券商集体进军小红书

小红书“种草”的风终于也刮到了券商。过去一周,包括海通证券、中泰证券、国联证券、申万宏源证券等券商正式官宣入驻小红书。截至目前,正式入驻小红书的券商已达30余家,其中一些券商已积累了数万粉丝。券商集体...

A股基金业绩霸屏十强!年内最后22日,公募冠军花落谁家?

随着今年前11个月基金业绩排名落定,公募冠军争夺战在最后22个交易日将进入白热化。Wind数据显示,前11个月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最高已达53.60%,国融融盛龙头严选、大摩数字经济、银华数字经济位列前...

中基协:截至10月末公募基金规模31.51万亿元,环比下降1.75%

  11月28日,中基协发布公募基金市场数据(2024 年 10 月)。  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10 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 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 148 家,取得公募资格的...

结构性行情中投资基金,如何寻找满仓的阿尔法?

  九月下旬以来,随着投资者信心被点燃,A股成交量回到高位。虽然近期出现一定回调,“牛市仍在”还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和信仰。但对于牛市应该如何投资,市场又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股票满仓干,有人认为追涨停板,...